建设粤港澳大湾区,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。2017年7月1日,总书记在香港亲自见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《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》,标志着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。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、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,党中央作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决策,充分体现了总书记、党中央的高瞻远瞩、深谋远虑,对于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。
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,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,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,总长约55公里,是“一国两制”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,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。图为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。视觉中国供图
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
推动“一国两制”事业发展的新实践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香港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是“一国两制”的应有之义;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是保持香港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。
推进大湾区建设,将广东珠三角与香港、澳门作为一个整体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谋划,有利于更好拓展港澳发展空间,使港澳从国家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,使港澳同胞更好地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,不断增强对国家的向心力和对“一国两制”的认同感。
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以横琴为载体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粤澳合作开发横琴发表重要讲话,强调要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,为澳门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空间、注入新动力。图为2020年5月1日建设中的珠海横琴全景。中新社记者 黄建华/摄
粤港澳三地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
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、人缘相亲、民俗相近、优势互补,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2年位居内地省份第一,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、航运、贸易中心,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。
推进大湾区建设,有利于充分发挥港澳独特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,加快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,更好地集聚国际高端资源,有利于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、提升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。
广东新时代必须切实承担起的新使命